為推動基層公共衛生服務“智慧化”,我省去年起在全國首創基層衛生“兩卡制”管理試點。居民在接受健康服務后,在服務系統中通過刷身份證對使用工號登錄的醫生進行評價,作為醫生績效考核依據。記者日前從省衛生健康委獲悉,今年年底前全省各縣區全面運行“兩卡制”。
“兩卡制”是管理方式的變革,是公共衛生智慧化的形象表述。第一個“卡”的作用是身份認證。居民在接受健康服務后,通過人臉識別、刷身份證或指紋識別等方式進行身份認證,確認服務真實性和對服務的滿意度。第二個“卡”的作用是績效考核。每位醫生有自己全省唯一工號,以自己工號登錄服務系統為居民提供服務,每做一項服務自動記錄相應的工作量到工號中,資金結算按照每個人的實際工作量進行分配,確保工作分配的公平性。
“‘兩卡制’試點在銅陵市義安區、蒙城縣等地取得‘四贏’成效,群眾健康得實惠、基層活力被激發、財政資金有效率、考核工作更簡化。 ”省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處處長夏北海表示,“兩卡制”試點工作目的在于,實現基層健康服務“兩精準、兩實現、兩減免”的目標,即精準確認服務對象,精準記錄醫生服務工分值;實現服務的絕對真實性,資金分配的相對公平性;減輕基層抄錄填寫數據檔案等不必要的負擔,免除逐級對下的現場檢查考核,由系統自動生成數據進行分析評價,盡可能減少到基層衛生機構頻率與時間。
夏北海表示,今年年底前全省各縣區全面運行“兩卡制”管理,涵蓋全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,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逐步納入試點范疇。(記者夏勝為)